close

網路上流行短短影片的分享,你知道引領風潮的創造者是誰嗎?
為何陳士駿來台,會引發媒體關注?
你知道這兩個問題之間的關聯性在哪裡嗎?

如果你還不知道,趕快去 google 一下,免得落伍。

如果你已經知道,卻感慨自己來不及一睹風采,
以下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有好心人參加全英語進行的陳士駿座談會之後,
寫了一篇四千字心得,寫得挺好,也加入了他獨到的見解,趕快來看看。

原文引自 遇見陳士駿,我的4000字心得分享
作者 Mr. 6,部落格在 http://mr6.cc/

周六,經濟日報為台灣的網路愛好者帶來了一位貴賓,YouTube的創辦人陳士駿(Steve Chen),我也跑來坐在很後面的26排位子聽講,在此寫寫個人的筆記與心得感想。周六早上,陳士駿走進會場,馬上被攝影記者的閃光燈團團圍住,好像藍白色的鹽水烽炮,炸了長達十五分鐘,猜想曾上美國三大電視台節目受訪的他應該也沒有被這麼多攝影記者圍繞的經驗吧;一個才二十八歲的年輕人,被安排坐在正中間,背面三層樓掛圖還是他放大的臉龐,現在大家都已熟悉的「Web 2.0首席微笑」,好像黑人爵士歌手那樣的放肆與豪爽。白髮人圍繞著黑髮人,此刻,真是網路創業家最光輝的一刻。

「上次我回台灣,是在兩年前,YouTube剛剛創立的時候。」陳士駿這樣開場,就好像一個海外回來的ABC在談論上次回台灣吃鹽酥雞、臭豆腐有多過癮一樣的語調。「那時候,顯然還沒有這麼多照相機!」

一句簡單的感想,馬上激動了台下某些人的心。二年前我們做了什麼事?今年有改變嗎,還是沒啥變化。但二年前,陳士駿放棄高薪工程師的職涯,毅然創業,也為2000萬個素眛平生的陌生人找到了一個有趣的休閒場所。可怕的是,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網站才創立了短短一年,YouTube就從一無所有,變成每天有1億次下載的龐然巨站,這個巨站不斷的成長,每天有6萬5千支新影片上載,流量增速也比另一網站MySpace還快,而這個月更是終於不負眾望、穩站住全美排名第四網站的寶座,僅次於Yahoo!、Google和MSN三隻大怪物。

這場「遇見陳士駿」活動也辦得挺有格調,非常嚴謹,全場以英語進行,感受得到出主辦單位的用心。這場活動的另一位靈魂人物是聯合線上的劉永平總經理。在台灣聽過十幾場英語講座,從沒看過英文用詞如此精準的moderator,看劉總在台上穩重的措詞與串場,是一段很舒服的體驗。另外主辦單位還請來非常堅強的panel增色,包括Intel的亞太區行銷與技術總監、中華電信董事長、資策會執行長、Google業務總經理來一起來「遇見陳士駿」。最棒的陣容,最棒的主持人,數一數二的場地,又碰到一年一度的電腦展,當然還有似乎沒啥時差問題的陳士駿,在台上張嘴侃侃而談。陳士駿提到, 1999年有幸進入了少數度過dot-com崩盤的公司Paypal,並在2001年順利出場,真是一件很幸運的經歷。他也特別點出,無論是Paypal 或是YouTube,其實點子都「很簡單」,都是想「幫助人們做一些從前無法做的事」。陳士駿也間接證實,創站半年後投資入股的知名創投Sequoia Capital的幫助真的很大,這間神通廣大的創投公司真的給了YouTube一些重要的advice及好幾條直通大型網路公司(我猜當然也包括 Google)的人脈。

不過,一個早上這樣「遇見陳士駿」,我想,所有在台下的網路人,應該都會覺得好像少了什麼?

沒去聽演講的網路人,在電視上看到新聞一定覺得更奇怪,記者怎麼用好像破天荒的慶祝口吻宣布:「哇,YouTube會出繁體中文版!」「可以看到台灣前十名的影片了!」據手上已經老舊的半年前的創市際資料顯示,YouTube早在去年十月就已經排在全台灣第19名網站,到達率早已經高達30%,出個繁體版好像並不是最關鍵的新聞。然後,許多新聞將這場演講的重點擺在「陳士駿竟然也是一個卡奴」,還有一家引用小時候陳士駿去算命,算命仙鐵口直斷這小朋友一生不會富有。這些資訊,當然也是某種對年輕人的鼓勵,但我覺得沒有鼓勵到重點。這一切誤植誤解的最根本的來由,應該還是因為,陳士駿的成功,一般人還是以「奇蹟」的方式來處理。

既然是「奇蹟」,那陳士駿這趟只是讓我們看看他長什麼樣子,他的聲音是怎樣,就像大陸來的氣功達人或韓國來的Rains,上台表演一下,然後就可以閃人了。

既然是「奇蹟」,那陳士駿在後來的台灣巨頭一字排開的「網路高峰會」,從頭到尾也只值得前後不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剩下一個半小時,就由其他「大老」來好好發表他們對於網路和Web 2.0的看法。

既然是「奇蹟」,就表示一定不夠腳踏實地、一定是前因不對後果,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強調做事要腳踏實地的人來說,一定要回歸基本面,好好的鑽測一下這個人和這整件事。

既然是「奇蹟」,就表示這件事僅此一次,沒有什麼好研究了。反正陳士駿在這邊,那我們應該來銬問他一些關於YouTube的問題,我就不信「奇蹟」沒有漏洞,所有的事情都不如想像中的完美,來戳戳這個囂張的年輕人幾下吧!

所以,既然我們有此機會遇見陳士駿,所以我們一定要來好好問問陳士駿,靠,你的YouTube根本無法獲利!關於monetization的問題,你怎麼看?一聽到這個問題,陳士駿原本高昂的語調變得有點平版,好像照本宣科的淡淡表示,「廣告」。他說,我們應先去看看網友已經每天總共花多時間在 YouTube這個網站上,其實,扣除睡覺與上班上學和吃飯與戶外活動的時間,人們每天可坐下來休閒的時間並不多,但YouTube卻以影片的方式讓人們每天看個三、四部片子,每天零散的花個30分鐘待坐在電腦前看片。假如每人都這樣做,而YouTube再繼續維持它的40%市佔率的話,YouTube這個網站對廣告商來說是非常誘人的。

那那那,不行這樣就放你走!版權的問題呢?你怎麼處理有些網友上載那些盜版的、盜錄的影片?陳士駿顯然早就對這問題有備而來,他回答,他和Chad 早就知道使用者自製內容(UGC)肯定會造成這方面的爭議,因此YouTube自剛開站起就對這方面非常小心翼翼,除了在user agreement明文保護自己以外,也百分之百的「守法」,也就是遵守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DMCA)。這則法律明文表示,在不插手任何內容流通的前提下,媒體與載體並不必為上面跑的內容負責任。陳士駿強調,遵守DMCA只是基本盤,YouTube除了守法,還做得更多,包括教育使用者,他說使用者自己至今仍有一些錯誤觀念,譬如有人買一片DVD 就認為這是「他的」,愛上載不上載是他家的事,YouTube持續在框正這樣的思想中。另外,YouTube將繼續導入影片指紋(video fingerprinting)與聲音指紋的技術,讓有版權保護的影片可以在上載時就被查覺並禁止。

這樣夠了吧?可以到重點了嗎?

我們等了所有該問的問題都問完了,也等了大老們在panel發表完高見了,終於,到了讓全場發問的時刻。據說,全場有二、三十張紙條傳到台上,大部份都是問陳士駿問題(當然啦),支援人員也很熱心的將這三十個問題「濃縮」成三個小問題,問了陳士駿:

第一個問題:「YouTube這個點子如果被抄走,你會怕嗎?」這個世界首指超級無敵黃金爛問題一被問出來,坐在幾乎最後一排的我馬上看到,至少三十個觀眾馬上提起包包站起來準備走出去,全場還騷動了一下。

第二個問題:「YouTube被Google買下,你覺得是給它更多的束縛,還是更多的資源?」這個問題還不錯,不過顯然問錯目標也問錯人了。陳士駿當然是四兩撥千斤:「食物是有變得比較好吃啦,最近才聘來我們第一個全職的廚師。」

到了第三個問題也是最後一個問題,「你可不可以再評論一下YouTube的『privacy policy』?」

陳士駿滿臉問號,皺起眉頭,苦笑:「……What?」

主持人也看不太懂這個問題,表示這位觀眾要問的可能是關於使用者「隱私權」的事,也可能是關於剛剛已經回答過的「版權」的問題。

陳士駿表示,「It’s getting boring to talk about this。」(再講這個真的有點無聊了)。他自己打趣,回答這問題,已經有點像是在「背頌」,但他終究還是為鄉親父老勉為其難的再講了一次,我想主持人此時應該也在冒冷汗。陳士駿在台灣的最後一句話,竟然是以他覺得最無聊的話題結束的。

「Privacy policy」啊,我們在心裡呼喊。這樣的問題,相信在台灣的網路人早就習慣被觀眾問了千百次,早就懂得忍受內心的滴咕,慢慢的回答問題。但初入台灣的陳士駿,已經不耐煩了啊!這一場「遇見陳士駿」活動,讓我們觀察到台灣人「問問題」的功力,真是非常的刁鑽。我們都是解題高手,所以我們很愛問問題。海外的 Intel、Apple、Sony、Dell大廠丟給我們:「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麼多元件全部塞到一個30×15cm 大小的機盒,而且超省電、超散熱又超便宜?」華人很聰明,無論是中國大陸或台灣的廠商,都是解這種題目全球解得最好的,但,萬一有一天,沒有題目給我們解了呢?當題目遠去,跑去給東南亞、印度、甚至非洲去解了,我們要怎麼辦?

這就是YouTube與陳士駿真正在教我們的事。陳士駿透露,當年與Google併購前,連YouTube自己也不太確定為何Google想吃掉它們,還在一場與Google的執行長Eric Schmidt的會議中(當天還有知名矽谷律師行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陪同),直接問了Google這個問題。陳士駿回憶,當時Eric Schmidt只以兩點笑著回答:「這個網站,只要確定自己能繼續支持無限人數的使用者,和無限人數的影片上傳,其他的(頻寬啦、爭議啦)都只是周邊(satellite)的問題。」

這是什麼意思?看倌有聽明白嗎?

「機會」啊。我們該解題,還是去捕抓機會?補抓機會的風險高、容易摔下,不過,解題的人也會解錯啊。但大家寧可解錯,也要當個「一分鐘專家」,拿這些問題去問那些補抓新機會、剛起來還沒站穩的創業家如陳士駿。最後,解題的人被自己的繩索給綁住,在原地空轉,但回答問題的人雖然當場吃鱉,下了台卻是海闊天空。

當天我也偷偷寫了一張不具名的問題卷給陳士駿,再三交待後台人員一定要交上去。後來這張問題券顯然和其他二十七個問題一起被「濃縮」掉了。我想問的,只有兩點或許在某些人眼中不怎麼「宏觀」的問題:

第一,你在去年底接受採訪曾透露一開始想做的其實是HotOrNot的影片版,推出後顯然是個錯誤,請問你撐了多久才決定放棄、改做其他?

第二,Flash embed在其他網站中可說是YouTube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讓它瞬間衝過其他已經在做影片上載的幾十個網站,也促使更多使用者開始觀賞與使用影片上傳的服務,也讓YouTube在沒有任何行銷下,就變成全美國成長最快的網站。請問,當初決定做「flash embed」有任何跡象嗎?有模仿任何人嗎?是如何猜到這個甜蜜點(sweet spot)的?

這兩個問題對我很重要。對其他網路創業家也很重要。我們無法改變其他人在想什麼,但我們知道,今天陳士駿活生生在我們眼前,我們最應該問他的問題,不是銬問他的YouTube怎麼應付版權和隱私權的問題,而是到底YouTube是怎麼成功的?到底他如何以28歲之齡站在這個講台上的?到底由他如此近身觀察,這個網站在短短一年就衝上雲霄的幾個關鍵點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假如我想要跟他一樣成功,到底YouTube這一場戰役中我們可以萃取出什麼收穫、學到什麼東西,讓我們下次也可以來做一個YouTube大成功?

你說,喔,Web 2.0是燒錢耶!沒有賺頭,又要被告耶!所以,誰想學他啊?

我的回答是:Web 2.0不是「公司」,它是一個會員製造機,是吸眾的大磁鐵。它的獲利連一間連鎖洗衣店都比不上,但它卻能做到Fortune 500公司砸下幾兆廣告預算卻做不到的事情。假如我們連YouTube到底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如何真正的突破世界的邊陲?還是只能在小島上吃自己?假如我們繼續將YouTube這次的成功,當之作「一次性的奇蹟」,好吧,那真的就會是只發生一次的奇蹟了。只有一個陳士駿了。

陳士駿也提到一件事,讓我頗有感觸。他說,有次回到母校依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有教授問他,平平同樣是知名的學校,培育了這麼優秀的人才如陳士駿,「為何你要和當年Netscape的創辦人Marc Andreessen一樣,本來在我們這兒的不創業,卻要等到飛到舊金山才創業?」舊金山灣區,也就是俗稱矽谷的這一帶,究竟有什麼不得了的魔力?陳士駿說,這是一個「和你相像的人聚在一起的地方。」

「It’s a community。」陳士駿說:「(這種氛圍)並不是一個人可以促成的。」

當然,台灣不一定要玩網路。但台灣想玩網路的人,再當場聽到陳士駿講了這句如驚醒夢中人的話,在心裡難免有一種無法治癒的遺憾。本來以為要帶著這股遺憾走出大門,還好,這個集業界大老的panel,在最後對於「Web 3.0」有了相當精彩的詮釋:

Intel:「問什麼是Web 3.0,我們要問自己,基儲建設到底好了沒有?筆電依然會是重要主流,移動產品值得繼續觀察。」

Google:「關於Web 3.0我沒有答案,終究1.0和2.0沒有太大差別,不過若要看的話,『影片』會是一個可能,另一個可能則是移動運算,台灣的手機穿透率是全球數一數二高,在地廠商有機會稱霸全球Web 3.0。」

中華電:「Web 3.0就是更加的個人化,比個人化還要更個別化(individual),有點哲學的概念。」

資策會:「Web 3.0的正統定義Semantic web依然可行,而且目前已沒有太高的技術難度,這方面會有機會。」

最後是陳士駿:「Web 1.0到Web 2.0的模糊地帶,依然會出現在Web 2.0與Web 3.0的交界處。我覺得Web 3.0會是一個把keyboard和mouse淘汰掉的時代(意即行動產品與數位家庭與行動車內工作室等等)。」

鼓掌!大老們至少沒有罵Web 3.0,並對它提出了一些想像與機會,只要開始創造機會而不是繼續解題,身為觀眾的我們就絕對可以期待Web 3.0的出現,也期待遇見下一個陳士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葉皮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