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到一個網友的照片與文字,突然發現好久沒有回去紅毛港了,
幾乎要忘記它的樣子。

還記得我寫過關於它的文章,還刊在報紙上呢!

先來看看這網友的照片與文字,再來看我寫的文章吧。

紅毛港
2007/05/16 23:38

紅毛港姓氏
早 期紅毛港是由楊,李,洪,蘇四大姓聚落加上埔頭地區形成的漁村,在姓氏聚落裡的居民幾乎都有血緣關係,例如我小時後居住的海昌里(姓楊仔)就幾乎所有的人 都姓楊,而埔頭(海澄里)據說是因為該地較接近墳場(墓仔埔)顧得其名,在荷蘭人統治時期就存在,每一個聚落裡各有一間廟為信仰中心,分別為飛鳳宮(楊姓 廟),濟天宮(李姓廟),朝鳳寺(洪姓廟),朝天宮(蘇姓廟),埔頭的飛鳳寺加上後來的天龍宮(陳姓廟)共六大廟,其中只有朝天宮是媽祖廟,其餘的都是王 爺廟;不只是廟以姓氏聚落來分,就連我以前就讀海汕國小的時候班級也是以姓氏來分班,小學的時候我們班上43人裡面就有40人都姓楊,相對的其他的四個班 級就分別都是其他四個姓.

飛鳳宮

天龍宮

濟天宮

朝鳳寺

朝天宮--紅毛港唯一的媽祖廟

飛鳳寺

===========================================================

保安堂
除了各姓氏的六大廟外,還有城隍廟,觀音廟等七間規模較小一點的廟,保安堂算是這些廟比較特別的,因為這是全台灣唯一一間有供奉日本軍艦的廟,廟裡的副神海府千歲還是拿武士刀的,最早時候的保安堂還是日式的木製建築.

保安堂供奉的日本軍艦

=============================================================

高字塔&二港口
原本紅毛港是跟旗津連接在一起的,後來未了開闢高雄港就把紅毛港跟旗津挖開建立了現在的二港口,並建了高字塔作為船 隻進出港管制塔,同時建了紅毛港渡輪站,有往旗津中洲與小港兩個航線,其中中洲航線由紅毛港開到旗津中洲幾乎航行了半個高雄港,以前超喜歡坐這一條航線的 船,不過在今年元月已經停駛了,現在只剩紅毛港往小港的航線了,個人也是滿推薦的,要坐的人請把握機會,因為不知道多久以後也會停駛 (前幾天坐的時候遇到一群台中來的阿公阿嬤旅行團,在他們東問西問之下,害我莫名奇妙成為紅毛港導覽員)

=========================================================

火力發電廠冷卻水出海口
顧名思義就是火力發電廠冷卻水出海口,很多人喜歡在這邊釣魚,小時候常常聽到這邊有人溺水的消息,後來聽說常常有人晚上在這裡看見很多阿飄,所以幾年前紅毛港五里的里長再這邊辦了為期一星期的聯合法會,阿飄才變少;旁邊的舢舨碼頭,我是最近才知道他的存在.

=========================================================

海汕二路75-1號
經過我老家的舊巷子時,站在老家門口,想著以後再也不會有這條路這的地址了,就把老家的門牌拆走當紀念

=======================================================

沙灘
這個沙灘原本是由紅毛港延伸到鳳鼻頭長約10km,後來因為南星計畫使得大林埔跟鳳鼻頭的沙灘變成海埔新生地,只剩紅毛港這一公里的沙灘,小時候滿喜歡來這邊游泳的,也常常有人來這邊拍婚紗照,那時候防風林的木麻黃還很多,也常常跟朋友跑來這裡玩捉迷藏

=========================================================

古厝
400多年歷史的小漁村加上政府的禁建政策,所以紅毛港有相當多閩南式建築的古厝,不過由於遷村計畫的啟動,目前都已經開始在拆除中.

=======================================================

舊小港漁會市場
對面就是中船,以前紅毛的漁獲都是在這邊拍賣,夜市也是在這裡,村裡的小鬼頭也喜歡在這裡的港口游泳




原刊於台灣新聞報的西子灣副刊
2002/4/27

我也應是海的女兒啊!/葉子

今天看到一個海的孩子自述他對小漁港的感情。紅毛港阿,原是他的故鄉,許多已經離家
而去的海的孩子的故鄉。紅毛港居住著有五大家族,赫然跳進眼裡,外公的家族、外婆的家
族,都是出於紅毛港啊!

那裡似乎是一個已經被世人遺忘的地方,每次和父母回去,都覺得那裡落魄。咕咾石的顏
色阿!灰撲撲的小舊房子,交雜坐落,三合院間盡是狹小的巷弄。門外坐著老人,凌亂的街
道上跑著小孩。讓人不禁想問:年輕人到哪裡去了呢?

其實人口外移真的很嚴重,為了生存,年輕人往外尋覓工作去了。只是,還是有人守在那
裡,守著自己的故鄉,一個和自己一樣年歲老去、年華不再的家。政府說要幫助紅毛港居民
全體遷村,已經說了好多年了,何時真的能遷成呢?

外公外婆搬出紅毛港也有好多年了,那裡有他們的年輕歲月,有他們垂垂老矣的老友。偶
爾,外公外婆還是會從小港搭渡輪回去那兒走走看看,看看老家是否完好如初,關心老友是
否依然健在。

媽媽的求學生涯,已經不在紅毛港了,那裡只有小學一間阿,不足所需,想要在競爭日益
加劇的社會存活下去,就得往外移動,尋求更多的資源;嫁給爸爸多年,媽媽的身分由了南
高雄小漁村的女兒,變成北高雄靠山部落的媳婦,就算她曾經有過,那一口海口討生活人的
腔調,早就被當地生活消磨得殆盡了。而我,身上有著二分之一紅毛港血液的孩子,台語不
靈光不說,更聽不懂帶有著紅毛港腔調的語言。和外公外婆溝通,常常要藉助爸媽幫忙翻譯
一些我說不出口的詞彙。有時候,因為爸媽不在身邊,我完全聽不懂那海口腔的語言,不會
說國語的外公外婆便無法與我溝通,他們一定也覺得無奈吧!(唉,現在的年輕人,我該拿
你們怎麼辦好?)

我,儘管有著紅毛港的血液,骨子裡,卻已經完全不是了。平地的生活、都市的文化,建
構成現在的完整的我。裡裡外外,已經辨認不出,我應是個海的女兒。

或許,當初外公外婆不離開那裡,今天的我,就是個帶有濃厚海口腔的,海的,女兒。